思想教育 春风化雨
学院以“三个代表”为准绳,以《公民道德规范》和《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师高业精,风正纪严”为要求,加强对教职员工的职业职责、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切实增强教职员工敬业爱岗、教书育人、服务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三年来,学院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各类先进人物层出不穷,这些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极大地鼓舞着其他教职员工。如我院基础部徐红梅教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这一神圣的事业当中,以满腔的热情、无私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凭着多年从事高等数学教学与社会工作的丰富经验,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创造了突出的业绩,生动地向全体师生展现了一个真正为人师表、极具人格魅力的优秀教师的亲切形象,深为广大师生所敬重和爱戴,被学生亲昵地称为“奶奶”。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六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有高度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的现代文明人;有利于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精神;有利于激发学生开拓、创业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和谐、竞争、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形成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环境和氛围)为指导积极倡导校园文化,并从丰富校园文化入手,促进素质教育。在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不放松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将素质教育贯穿到第一、第二两个课堂,贯穿到教师教学的每门课程。三年来,学生课外活动蓬勃开展,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开展了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创业精神、创新能力为主题的大比武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如主持人大赛、创办公司等。开展了以孕育人文素养为主题的文化艺术活动。如每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系列讲座等。开展了社团学术活动,提高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开展校园文明创建活动,形成以“奋发、进取、求实、创新”为内涵的校园精神文明的基本格局。通过系统教学和专题讲座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以及丰富多彩的社团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广泛而丰富、高品位、高质量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融入学生心灵深处,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校园精神文明系列活动的开展,使我院学生政治热情高涨,政治觉悟提高很快,学院举办的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学员期期爆满。学生入党积极性很高,有1198名学生提出入党要求,有些班级全体一致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如01计软(3)班,全班共有31名学生全部申请入党。学生凝聚力很强,广大学生爱国、爱校、爱集体。同学间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义务献血、三下乡、公民道德实践等活动,学院“三下乡”小分队还被评为省先进集体。我院00级企管(2)班的全体学生,与椒江公富老人休养山庄的孤儿结为对子,从2001年3月5日开始,每周周三下午轮流照顾孤儿,还买上孤儿们喜欢的玩具,与他们嬉戏,唱歌,跳舞,捉迷藏,使孤儿们感爱到人间的真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椒江公富老人休养山庄的负责人致谢称赞,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乐于助社会孤儿,在他们的身上,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为使学生更好地展示、锻炼和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学院领导积极构筑层次较高的文化平台,如浙港大学生夏季文化交流营活动。2001年暑假,我院学生赴港参加第三届浙港夏季文化交流营活动,2002年暑假,香港大学生来我院参加第四届浙港夏季文化交流营活动。活动内容涉及学习、生活、语言、实践、思想等各个领域,活动形式包括文体活动、讲座论坛、课题制作、学术交流、参观游览、互结对子等等。在交流活动中,我院学生和香港大学生结下了纯洁而深厚的友谊,彼此更多地了解两地的民风文化和历史传统,积累同学参与社会、关照人生的积极体验。
办学业绩 果满枝头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是零起点、高速度、高质量和具有强势后劲发展的一所高校,学院三年来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1999年12月,省政府批准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筹建;2000年11月,学院在全省教学工作评估中名列28所高职院校前四名;2001年5月,省政府批准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2002年3月,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和电气技术两个专业成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2年7月,首届毕业生顺利毕业并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供需比高达:1:2.4。学院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是学院异军突起的惊人发展速度和扎实过硬的办学质量,是学院办学理念、软硬件设施、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校风学风等综合因素的积聚性爆发。跨越式发展的成功,是顺应台州社会经济发展,以院长洪起超教授为核心的领导班子高瞻远瞩办学、呕心沥血管理的必然成果。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成立适应了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台州人民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率先转变观念,走南闯北,走出了一条有台州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实现了台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次腾飞。面对跨世纪的发展,台州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地提出实现台州“二次腾飞”的战略目标和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真正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1998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台州高等教育的重要决策,决定筹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台州强势增长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因此,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成立,是实践“三个代表”,市委市政府亲切关怀,社会各界大力支持,顺应台州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产物。
在作出筹建台州职业技术的决策之后,台州市委市政府代表540多万台州人民邀请洪起超教授来领衔。洪起超教授是著名力学专家,重点学科带头人,首批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高职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工业大学首任校长。他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了论文和专著等50余篇(部),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国家教委1990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洪起超教授是台州天台人,人杰地灵的台州山水养育了洪教授,情系家乡的洪老也无时不在关注着家乡的教育事业。在乡情的强烈感召下,洪教授不顾年事已高,用他多年来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敢为天下先的胆魄和睿智,挑起了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的重担。在洪教授等教育专家充满激情和智慧彩笔的描绘下,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演绎了一幕幕改革创新的力作。
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坚持“高教性、职教性、地方性”相统一。高教性即以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要求来组织教学。职教性就是以台州一线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来设置专业,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拟订培养计划,组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高等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地方性就是坚持院的地方性特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既依靠地方,又服务地方。
学院的办学模式,走的是一条教育和产业、教育与社会一体化的开放式办学之路。对内,与企业联姻办学,学校输送实用型人才,企业提供学校发展基金和实践教学基地;对外,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教育资源,加快学院与国际接轨步伐,提升学院办学层次和水平。学院师资引进坚持“高素质、双师型”的策略,实施“事业引人、待遇留人、感情稳人、政策激励人”的策略,并主动出击,多渠道引进高职称、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学院在专业设置上,以买方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依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态势来设置、调整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上,面向岗位(群),强调应用,既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对人才需求的特征又考虑到近期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发展趋势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使培养的人才既拥有应用性特征又具备创造个性,还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培养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人才,学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高标准大力度建立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而且所有的实践设备无偿向学生全天候开放,在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上积极探索,初步构建了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现场模拟教学,建立了融“教、学、干、创”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仿真的技术实训中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做到“教、学、做”结合,“手、口、脑”并用,能力与素质同步培养。
在三年艰辛的孕育之中,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硕果累累:学院已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等11个专业(全国仅346个,全省仅19个),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和电气技术专业是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学院建立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设备和技术比较先进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如拥有1台加工中心、16台数控机床等先进设备的省内一流的现代制造实训基地;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富有创新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其中正副教授占专任教师40%,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50%以上;在校生达到3000余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不断拓宽,已与澳大利亚坎培门技术学院、澳大利亚斯文本大学、香港专业教育学院以及多所国内高校有合作的项目和协议;学院教学质量得到社会好评,连续三年一年级全体学生参加省高校计算机统考,一次性合格率分别高出全省16.27、19.57、26.07个百分点,英语三级统考,一次性合格率2001年高出全省平均合格率13个百分点。由于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今年首届毕业生的供需比高达1:2.4,就业前景十分广阔。首届毕业生自愿报名专升本的录取率高达78%,还有10位考取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