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35名大学生组成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来源:通讯员:发布时间:2004-09-11浏览次数:9256

由我院35名大学生组成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队,今年暑假扎根台州偏远山区上张乡,发挥大学生所学所长,积极为山民脱贫致富服务,受到当地群众好评。

 上张乡是我院扶贫对象。据该乡乡政府提供的情况:该乡位于仙居县境内,与永嘉、黄岩交界,平均海拔460米,人口12673人,耕地6797亩,2001年人均收入2168元,收入不平衡,属贫困山区乡。

 我院大学生在13天的“三下乡”服务过程中,不搞形式,重在实效,足迹踏遍上张乡的山山水水,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分布、农业生产与农民状况等,进行全面调查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建议,供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决策使用,并为我院领导制定具体扶贫办法提供依据。此外,同学们还开展了英语支教、计算机技术辅导、工程与规划测量、医疗服务、文艺与宣传等活动,积极为山民们传播科技、文化、卫生知识和改革开放的信息。十几天下来,全体同学被烈日晒得全身黝黑。我院“三下乡”活动受到山民们欢迎和好评。711日,一位刚刚接受医疗检查的老太太动情地说:“你们真是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

科技下乡

工程与规划测量小分队由我院土木工程系的七位同学组成,他们承担的任务是上张乡勘测复核大街改建工程。上张大街改建原为41省道仙清线的一部分,因部分路段年久失修,路面坑洼,当地群众强烈要求进行拓宽改造。乡党委、政府决定对该段公路按街道要求进行改建,但由于技术、资金等原因使该乡改造大街的计划不能有效实施。此次我院暑期“三下乡”活动正好赶上该乡今年的大街改建工程,当得知这一情况,工程与规划测量组的成员们立刻投入其中。由于所学专业的不同,对道路测量步骤的不熟悉,他们就自学起相关的知识,以便对工作做到心中有底。上张地处山区,道路两旁多山坡,有的甚至高达几十米,测量的时候得爬上去,复杂的地形和荆棘密布的坡道给他们带来了许多不便,有时刚爬上一半却又被旁边荆棘划伤肌肤,几乎每个成员都是伤痕累累。连续的高温,晒得大家头昏目眩,但为了能按时完成任务,他们咬牙坚持,早出晚归,一天下来衣服上浸湿的汗水都可以挤出水来了。为了抓时间赶进度,他们测完野外工作,还得连夜计算,常常忙至深夜2点多钟……

相对来说,计算机辅导组的工作就较为轻松,但为了能更好地帮助乡政府制作好网业,他们的工作又极富挑战性。这不光是单纯的网业制作,更是对上张进行深层次了解的工作。他们的组员有时还参与到其它组中对上张的各行各业进行了解,以便掌握更多的材料。在帮助乡政府检测该乡办公的计算机时发现调制解调器坏了,于是他们专程上仙居县城找了多家电脑专营店才为该乡购到适用的调制解调器,还免费送给乡政府并进行安装。乡里有些企业对他们的工作不大了解,当他们上门进行计算机技术辅导服务时,乡企业有时还给他们吃闭门羹,但他们不为此而放弃,还是一次次上门直至被接受为止。。

文化下乡

英语支教作为文化下乡的主力军,让三位还未出校门的大学生去挑起教书担子未免有点重,但她们不畏困难,认真面对。山区的孩子英语口语水平普遍较差,且发音不标准,基础知识不扎实。英语辅导组的同学针对他们的情况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教学方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提高孩子们的口语水平和会话能力。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他们还一一为学生们取了英文名字,课堂气氛也随之高涨,孩子们争着上台表演。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备受欢迎,学生们不仅把她们视为老师,还把她们当成朋友,连晚上临睡前还到服务队住处咨询有关问题。孩子们为了表达谢意,还自发组织活动邀请她们参加。当她们要离去的时候,质朴的孩子们把自己精心制作的小礼物送给她们,有的还苦苦挽留。

由于上张乡政府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和专门的档案室,我院“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又专门组建了一个文秘组,去帮助乡里归类档案。乡里存放的档案很凌乱,加上办公室又小,碰到文件多而乱时,她们只能把文件摊在地上趴着一张张地筛选归类。有时碰到文件不对时,又得到电脑上去一份份地打印,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校对,往往一份文件就得更正十几次,但她们从没有叫过一声苦一声累,总是尽自己所能力求最好。

卫生下乡

医疗服务小分队是小分队中的一大亮点,三位身穿白大褂,手持医疗器械的大学生,不管走到哪里都会被围个水泄不通。由于上张地处偏僻山区,缺乏必需的医疗服务机构,当地许多山民连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都不知道。上街设点的日子里,前来赶集的乡民们都纷纷上前去询问有关医疗保健知识。小分队每位成员都耐心仔细地解答、义诊。她们不仅及时义诊,有时还上门为不方便前来的乡民提供服务。记得有一次下村服务,有一位89岁的孤寡老人,当听到有医疗人员为群众义诊,便兴匆匆赶来接受医疗服务后,对她们赞不绝口。13天的“三下乡”日子里,她们随同调查组、宣传组一起,足迹踏遍上张乡的山山水水,服务人数达700余人,受到了山民们的广泛好评。

13天的苦乐生活,不管是下村调查、医疗服务,还是上街宣传、堪测道路,同学们与热情、纯朴、勤劳、好客的乡民结下了深情厚谊,利用所学知识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素质,培养了责任感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出色地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