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丰碑”故事分享会:国家一级作家钱国丹与台职学子共话文学与人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来源:团委通讯员:发布时间:2025-03-15浏览次数:10

3月14日,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庄重文文学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建国五十周年浙江文坛五十杰”称号获得者钱国丹老师在我校文达楼报告厅为百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刻动人的文学故事分享会。钱国丹老师以《爱的丰碑》《康巴汉子》两部作品的创作历程为主线,娓娓道来她的文学理想与时代担当,为青年学子点亮了一盏精神明灯。  

从机械工到作家:跨越人生的文学坚守 

钱国丹老师有着丰富而独特的人生经历。早年就读机械专业,从事铣工工作十五载,却始终怀揣文学热忱。她以“事真、情真、意真”为创作信条,踏上了创作道路,在文学领域成绩斐然,创作了多部作品,《爱的丰碑》便是其中极具影响力的一部。

《爱的丰碑》:以文字镌刻英雄史诗

1995年2月28日,台州天台山森林大火中因救火不幸牺牲的张东翠、张爱月姐妹,成为钱国丹笔下不朽的英雄。讲座现场,她深情回溯创作历程:为还原真实,她深入天台县岭坑岙村采访,亲眼目睹村民“石垒为墙、树作栋梁”的艰苦生活,从当地村民的讲述中了解到姐妹俩“雪夜救孕妇”“洪水中逆行”的壮举,这些事迹让钱国丹老师深受触动。毅然决定为这两位女英雄写一本报告文学。四个月内,她手写50万字书稿,伏案疾书致颈椎劳损,甚至将稿纸钉于板壁站立写作。“经费所限,书虽简薄” ,虽留有遗憾,可钱国丹老师深知,英雄精神不应被遗忘,记录下这份英雄壮举、传承其精神的意义远大于书籍外在的形式。她以笔为炬,让两位女英雄的故事得以留存,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火种。


《康巴汉子》:民族交融的时代画卷 

讲座上,钱国丹老师还分享了与林海蓓老师合著的《康巴汉子》,这本书则展现了汉藏文化交融的动人篇章。书中讲述了藏族青年秦旺仁赠予台州姑娘王超颖的爱情故事,跨越地域与民族,秦旺仁增创业成功后创立“润兰基金”助力同胞脱贫的善举,更彰显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蓬勃力量。钱国丹老师用“民族团结、共同致富”这八个字形容这本书,生动展现了汉藏民族团结奋进的主题,以及新时代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文化差异不是鸿沟,而是共生的土壤”,她以此寄语学子,鼓励青年应以开放胸怀拥抱多元世界。


创作真谛:扎根生活 淬炼灵魂 

面对我校学生“写作瓶颈”的提问,钱国丹以鲁迅先生“写不出时不硬写”的话作答,强调灵感源于生活积淀。“只有深入生活、用心感受,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她坦言,真实经历与人文关怀才是作品的生命力。

校团委书记许广楠老师对此评价道:“钱老师的讲座彰显了对自己创作的热爱跟专注,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有温度、也非常感人、暖人的一课,不仅是关于奉献与创新的精神必修课。也值得我们深思在新时代如何将这些精神落实到行动中”。

讲座临近尾声,钱国丹老师以“用脚丈量土地,用心书写时代”这句话语勉励莘莘学子。在场学生深受鼓舞,纷纷表示,将从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在多元文化交织的浪潮中勇拓视野,让青春在时代赋予的使命中绽放夺目光彩。